1. 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而是借用“其他人的嘴”
很多家长,尤其是父亲,特别喜欢通过“谈一谈”或写长信来给孩子讲道理,并且认为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沟通方式,但实际上对孩子的作用不大。对小学生我们还能用一用讲故事举例子的方法来对孩子的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他们有样学样;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步入青春期,不仅对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对家长有一种逆反的心理。
发现很多孩子对于父母所讲的“大道理”是认同的,甚至会觉得父母能说出这些话来是很有水平的,但是这些认同并不会激发他们的行动力。父母的说教对孩子们来说也只是一听,自己要怎么做则是自己的事——孩子们会将听到的和自己要做的分离开来。换句话说,他们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无法理解父母的“大道理”是多年人生的感悟与总结;并且由于青春期的逆反,认为父母的总结是来自父母的人生,而自己的人生是不会和父母一样的,也就没必要参考父母的经验。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其他人的嘴”,尤其是孩子信任和喜欢的人。这包括孩子喜欢和崇拜的亲戚、熟人,也包括孩子崇拜的明星或欣赏的名人,还有孩子喜爱的作家等等。孩子对于喜欢和崇拜的人会有一种自我认同感,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人,所以对于这些人讲的经历会更向往,对这些人讲的道理更相信。所以想要让中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就应当给他们看他们喜欢的人说的有关学习意义的话或书籍;对学习有认同,但是对学习目的不明的“乖孩子”来说,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也可以给他们看,他们会信任科学的、专业的书籍,而不是“父母的经验”。
需要注意的是,在借用他人观点时,要小心不要让孩子觉得你是为了教育他们而特意找这些东西给他们看,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自己是独特的个体,孩子是不愿意按照其他人的模型去塑造自己。所以当父母用一些自认为是榜样人物的故事、语言来要求孩子阅读时,孩子就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为什么要像那个人一样,我其实不比那个人差,你根本就不懂我。所以,父母如果想要用第三张嘴来引导孩子,最好做得不露痕迹,别那么刻意。
2. 身教大于言传
要想让孩子觉得学习很重要,那么我们家长自己就必须做出表率和行动。如果孩子看到家长每天上班回来就是看电视、闲逛,没有做任何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孩子当然会觉得“学习无用”了。曾经有一对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做咨询,他们的儿子是在初二开始迷恋玩游戏,甚至发展到不上学。记得那天他们很早就到了我的咨询室,当我来了之后,看到妈妈焦虑地在沙发上心不在焉地翻着书,那位爸爸捧着一个iPad打游戏。我和他们的孩子开始咨询,当我和他们的孩子交流完下楼时,妈妈立刻站起来和我了解孩子情况,但是那位爸爸依旧窝在沙发里打游戏。当妈妈呵斥爸爸的时候,爸爸说:马上这局就结束了,等我一下,孩子的事情,你就说孩子的事情,总是拉上我,管我干吗?烦人!
说实话我当时心里深深的一声叹息,上行下效的道理看来这位父亲没有任何的理解。
在一个家庭当中,孩子是最讲公平的,也是最希望公平的一分子。有一些事情是家长允许做的时候,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理所应当的可以做。这些事情不仅仅包括行为习惯,还包括对待家庭其他成员的态度。反之,如果一个在家不学习的家长突然开始努力学习,并且向孩子表示自己是因为哪些原因(讲故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孩子必然会有所触动(家长做这种行为时一定注意只讲自己的感受,而不要把话题转到孩子身上,例如“所以说,你看你现在就要好好学习,不然就会像爸爸妈妈这样这时候后悔”。)。因为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对自己的父母非常有期待、有认同的,所以,当你在孩子面前做自我否定的时候,孩子为了维护内心已经认同的那个真实的父母,就会对于你的自我否定式的鼓励产生很大的反感和抵触。
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的是虽然爸爸妈妈以前是那个样子,但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成长和改变,我们可以通过成长,成为更好的样子。另外,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当我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时,我们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不断强大,感受到自己对自己人生的掌控。这样一个处于积极上进乐观心态的家长,必然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影响整个家庭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