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童无法抗拒“糖果”的诱惑?
学会等待,是衡量儿童自控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有较强自控力的学龄儿童,他们更能遏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虽然可能对学习也会产生厌倦,但仍能按老师要求,完成课堂和课后学习。
但是,现实往往与期望有差距。有些学龄儿童的自控力较差,一旦上了小学,可能面临各种学习问题。或许父母们会认为,是平时自己把孩子惯坏了,导致他们缺少自控力。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实验者告诉儿童如果他们选择立刻吃掉一颗果汁软糖,他们就只能得到一颗,但如果选择等一会儿再吃的话,将得到两颗。
实验发现,大多数4-8岁儿童选择了等待,但他们在等待时所使用的策略具有显著差异。
4岁儿童在等待时,经常看着软糖,但这种策略通常不太有效。
6-8岁使用言语来帮助自己克服诱惑,但方式有所不同。
6岁儿童可能会自己说话或唱歌,提醒自己如果再等待一会儿,就能最终得到两颗软糖。
8岁儿童自己说话时,却关注软糖与味道无关的方面,比如软糖的外观,显然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消磨时光,可以更长久的等下去,而且这种方式确实比4岁和6岁儿童的策略更有效。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儿童自我控制的有效性随着其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儿童如何通过语言交流学会遵守规则?
父母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学龄儿童之间的谈话,虽然猛一听起来与成人谈话没有太大差异。但表现上的相似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比如,两个6岁儿童之间的对话。
乐乐:我爸爸开车上班。
豆豆:我姐姐叫妮妮。
乐乐:他早上很早就起床走了。
豆豆:她昨晚尿床了。
再比如,11岁儿童之间的对话。
乐乐:我不知道我好朋友过生日应该送他什么?
豆豆:我会送他一个玩具小汽车。
乐乐:可他已经有好多这样的玩具了。
豆豆:我想他一定没有这种车。
显然,进入儿童中期,他们交流的技巧提高了,已经不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可以意识到对话要轮流说话,要回应对方说话的内容。
而且,父母会发现,随着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们“自言自语”的能力也有效提升。
比如,当一个进入儿童中期的女孩假装给自己的好朋友打电话时,在自己说完话时,她会等待一会儿,再接着说,就如同真的与对方对话一样。
这些,都证明了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
儿童中期语言能力最显著的发展之一,就是儿童逐渐增强了对自己如何使用语言的理解,或者说是儿童的元语言意识增强了。
举例说明:当你给学前儿童讲解一个玩复杂游戏的说明时,他们很少去详细询问具体步骤,如果他们无法理解这些说明,他们可能生气,并且责怪自己。
但是,对于7-8岁的儿童,他们就会意识到没理解这些说明,不仅是自己的问题,还可能是大人没有说清楚,那么,他们就会询问清楚。
所以,到5-6岁时,儿童开始逐渐理解语言是有规则的,虽然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进入小学以后,他们开始比较明确地理解这些规则,所以,他们可以在小学期间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文课本的内容。
提升儿童自控力的有效方式是什么?
“嗨宝宝”建议:当父母想要提高儿童自控力时,不应采取唠叨、制止、命令、喝斥甚至打骂的方式,这些办法时常不起作用,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儿童还没有完全掌握控制自己欲望的技巧。
其实,当父母回想自己的经历时,会发现也曾经用“自言自语”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
比如,当你即将登台讲话时,你可能十分紧张,这时你可能会试图“自言自语”甚至哼唱而不是反复回忆讲话内容,这样的方式显然有助于缓解压力,而这些技巧的获得是实践摸索中获得的。
儿童要学会等待,父母也要学会等待。父母的等待在于观察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语言技巧、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善于引导儿童利用自己已具备的能力来提高自控力。
比如,当儿童无法抗拒“糖果”诱惑时,用曾经讲过的与此类似的绘本来唤起他的记忆和同理心,如小猫是如何克制想吃鱼或小兔子如何克制想吃胡萝卜的欲望等;又或者用模拟场景游戏,与儿童进行对话,转移他的注意力,等等。
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父母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来制定有效的措施,但前提时,平时就要注意向儿童渗入遵守规则、学会等待的观念,这样才能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更有效地解决。
如何提高儿童阅读水平?小学学习英语有用吗?如何提高儿童记忆力?智力测验能否预测儿童高考成绩?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有什么表现?儿童学业成绩有差异与早教有关吗?“学习困难”儿童表现什么样?为什么孩子时而异常兴奋,时而情绪消沉?3岁与6岁儿童哭闹方式有什么不同?儿童学习勤奋程度与未来成就有多大关系?如何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