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受益一生的4个字

10-14阅读:41大字

前些天,有个妈妈说,他家20个月的宝宝之前洗澡都好好的,最近却特别排斥洗澡,一看见水就哭。原来是前几天她带宝宝去海边玩,站在沙滩上,有浪突然拍过来,把宝宝吓哭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实说的就是类似的事。

这让我想起了上个月带点点爬黄山,点点坐过缆车之后,对缆车也是极度恐惧,甚至只要一提到“缆车”这两个字,她就眼泪汪汪的。

孩子受了某种刺激之后,对刺激源产生了恐惧害怕的情绪,的确挺让为娘的揪心,该怎么化解呢?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如果你学会了,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化解生活中积累的不良情绪,还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帮助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

这个方法其实就四个字:重访经历。

即当孩子因为受到过去负面经验的影响而感到痛苦时,最好的做法不是希望孩子尽快忘掉这段不愉快的经历,而是和孩子一起去回顾这段经历,将这段经历所带来的痛苦体验转化为力量。

换句话说,要化解孩子的恐惧情绪,就要先了解孩子到底在害怕什么?

孩子突然排斥洗澡是怕水吗?肯定不是,难不成连喝的水也怕;点点听到缆车就害怕是怕坐缆车吗?当然不是,因为此刻她并没有坐缆车呀。

所以,孩子害怕的并不是当下,而是当下发生的某件事唤醒了他曾经遇到的某件令他恐惧的事。换句话说,孩子是因为看到洗澡的水,就想起了在海滩边那吓人的水浪;点点是因为听到缆车,就想起了当时坐缆车时害怕的情景。

理解了这一点,接下来就该【重访经历】派上用场了,即通过讲述当时事情的完整经过,来帮助孩子找出那些在他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影响他们的痛苦经验。

我就花了3个晚上来帮助点点回忆当时坐缆车时的情景。

前两个晚上,我一直试着帮点点回忆当时发生的事情,但是点点一听到缆车就非常抗拒,所以一开始我只是回忆了我们去爬黄山时的各种趣事,并没有提到坐缆车。

直到第三个晚上,点点才不那么抗拒,但只要一说缆车她还是显得有些害怕。

我说,“我们坐大巴到达慈光阁之后,我和叔叔婶婶去爬山了,爸爸带点点去坐缆车了,是不是?”

点点说,“是。”

我说,“点点坐上缆车后,是不是很害怕?”

点点低声道,“嗯。”

我说,“然后呢?”

点点沉默着不说话。

我说,“点点很害怕,然后就哭了,是不是?”

点点继续回答说,“嗯。”

我说,“然后呢?”

点点仍然不说话。

我继续说,“点点哭了之后,爸爸有没有安慰点点呀?”

点点这才说,“爸爸抱点点了。”

我说,“爸爸抱点点之后,点点是不是还是很害怕呀?”

点点说,“是。”

这时,我说了一句对孩子来说非常关键的话。

我说,“点点,只要爸爸妈妈在你身边,就会好好保护你的。”

当我说完这句话,点点的表情明显放松了许多。此刻,也许她还不太能理解因为什么而害怕,但是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会保护好她。

接下来,我将继续通过重访经历来让她理解她究竟为什么害怕坐缆车。

我问点点,“点点坐缆车就很害怕,是不是?”

点点说,“是。”

我继续问,“为什么点点害怕坐缆车呢?”

点点说,“坐缆车出去的时候害怕。”

我说,“那点点害怕应该怎么办呢?”

点点说,“上去就不害怕了。”

我说,“是不是等缆车开到山上去就不害怕了?”

点点说,“是。”

我说,“那缆车开动的时候,点点要是害怕怎么办呢”

点点说,“等点点大一点时就不害怕了。”

哈哈,至此,当再次说起缆车时,点点不再害怕了,因为她不仅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会保护好她,而且还明白等点点大一点时坐缆车就不害怕了。

不得不提醒一下,在用【重访经历】这个方法时,要注意三点:

1、重访经历的关键是不逃避问题,而是直面问题。

2、当孩子还不太会表达时,可以用提问来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所谓提问,就是大人描述事情的经过,然后用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可不可以”等来确认。

3、重访经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可能你一提起令孩子恐惧的事情,就会因孩子抗拒而不能继续下去,这时,你可以先跳过这个关键的细节,而先去回忆其他的细节,之后再来尝试,直到孩子不抗拒为止。

同样,孩子害怕洗澡的情绪也可以用【重访经历】来帮助化解。具体该怎么做,你会了吗?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