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数学分一分

02-05阅读:885大字

幼儿园教案数学分一分是一门教导幼儿数学的基本教案,让幼儿学习分一分的含义,学会和他人分享的美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也让幼儿增加了对于数学的兴趣。体会了平均分的意义。
1

幼儿园教案数学分一分:《分一分》

活动目标

1、探索物体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并理解其意义。

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体验等分的乐趣。

活动准备

熊大图片,熊二图片,松鼠和猴子图片,水果刀一把,苹果、饼干、果盘、毛线段、各(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图形,ppt课件,《饼干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称的物体学会等分。

教学难点: 1、等分后的每一部分一样大。2、等分的次数越多部分越小。

教学过程

主要运用故事引入法和引导启发式教学。运用动画片《熊大和熊二》的故事引入课题,并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并启发他们向教学目标思维。

一、讲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ppt。

1、讲完故事设计问题:假如请你帮忙,你怎样分熊大和熊二才高兴呢?

2、指名让4-5名幼儿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放置于果盘中,然后教师小结并指导,可能出现的现象:有的幼儿分的一样大,有的幼儿分的不一样大。

3、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引导幼儿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二等分就是分成两块,两块一样大。

教师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就叫二等分。

4、教师示范分苹果,巩固幼儿对二等分意义的理解,引导幼儿比较观察,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小结:原来的苹果和分出来的苹果比比看谁大谁小。(原来的苹果大,分开的苹果小,即整体大部分小)

5、利用毛线段和图形启发幼儿探究:你有什么方法把这些物体二等分吗?幼儿操作,教师小结:要把图形先折叠后切开。

二、在幼儿掌握二等分的基础上,学习四等分;熊大和熊二正要吃苹果时,门铃响了,它们的好朋友猴子和松鼠来了,小朋友们你们能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吗?怎样分呢?

1、让幼儿操作,然后教师指导并小结: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部分,就叫四等分。

2、取两块饼干,让幼儿一个二等分一个四等分,分完后各取一块,进行比较,设计问题谁的大,谁的小?让幼儿理解“分的次数越多,部分就越小”的意义。

3、幼儿自由操作对毛线段、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物体进行等分。

4、小朋友们,熊大和熊二还有它们的好朋友吃了小朋友送的饼干,觉得很好吃,我们再来多做一些吧,师幼一起唱《饼干歌》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老师要让小朋友回家的时候想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大袋米,要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你会怎样分?明天过来和大家一起说说你的想法,好吗?

幼儿园教案数学分一分3

2

幼儿园教案数学分一分:分一分

活动目标

积极参加分类活动,能按事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发展思维能力。(重点)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画面内容。出示视频照片画面,引导幼儿说一说:“画面中有什么?风车、皮球和娃娃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每种玩具的数量是多少?”为幼儿进行分类活动做准备。

2、每人一捆图片玩一玩“分一分”的游戏,引导幼儿尝试按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将卡片分开,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引导幼儿确定分类标准,尝试按照文具、水果和玩具的概念进行分类,或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如:用的、吃的、玩的等。

3、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可引导幼儿数一数每张卡片上实物的数量,在按照数量将每组卡片继续分,如:将水果按照数量分成7个和8个两组等。

4、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卡片分开,为什么这样分。对不正确分类方法的幼儿,可请幼儿演示分卡的过程,教师帮助其概括出分类的标准,与大家共同分享。

幼儿园教案数学分一分4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