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怎样与家长沟通: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
现在幼儿园中的孩子,往往是一个孩子身边围着6个大人,很多家庭都是“6+1模式”。所以,教师在面对家长时,也就出现了各个年龄层次的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幼儿的父母亲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年轻父母的教育观念,他们一般更重视孩子与他人在能力上的差别,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要多向家长介绍幼儿各项能力的提升、兴趣的发展之类的话题。
然而,由于父母一辈的家长工作大多较为繁忙,教师更多地面对的是隔代的家长。而这一类的家长,由于自身小时候一般都经历过苦日子,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孙儿,往往只注重幼儿的吃、穿和身体状况。对孩子百依百顺,忽略了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久而久之使幼儿形成娇生惯养、依赖性强等不良行为。所以,在与这类家长沟通时,除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日常的生活之外,更多地要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心理发展趋势、社会行为等,让家长形成一些关于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老师怎样与家长沟通:不同环境的沟通方法
不同的环境给人不同的心境,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也要注意沟通环境的因素。
1、来离幼儿园接送时的沟通
家长来离幼儿园接送孩子,与教师的接触较多,但时间比较短。因此,这时与家长的沟通以了解幼儿在家情况,以及向家长大致介绍幼儿在幼儿园情况为主,不宜与家长进行长谈。
2、到幼儿家中进行家访时的沟通
这种情况下的沟通相对较为轻松,而且沟通的内容也可以更丰富一些,涉及的面可以更广一些,与家长探讨的问题也要有一定深度。可以更多地与家长讨论他的孩子,以及一些相关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等。
3、把家长约来幼儿园时的沟通
这种沟通情境,一般发生在个别幼儿出现某些不良情况之后,如孩子在幼儿园犯某些小错误(打人、咬人、弄坏别人东西等)。这时,教师要选择一个相对隐蔽的场所(如办公室),避开其他孩子。最好,牵涉到两个孩子的,还要把双方家长分开交流,等大家都心平气和之后再商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