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计算胎宝宝的体重
新生儿护理 12-239
03-09
其他中医治疗方法
1、针灸疗法:
针刺:关元、气海、足三里。针后加灸。
2、敷贴疗法:
(1)生葱30克,淡豆豉30克,生姜30克。捣碎混匀,酒炒,热敷于局部。用于寒凝血涩证。
(2)当归15克,川芎15克,透骨草15克,红花 15克,川乌7.5克,草乌7.5克,没药7.5克,丁香9克,乳香7.5克,赤芍15克,肉桂6克。研末,加羊毛脂100克,凡士林900克,拌匀成膏。油膏均匀涂于纱布上,加温后,敷于患处,每日一次。用于阳气虚衰证。
(3)大葱50克,生姜30克,红花15克,艾叶15克,麻黄10克。炒热布包,热熨硬肿部位,然后敷10分钟,每日3~4次。用于各种证型。
3、推拿疗法:
万花油推拿法:万花油含红花、独活、三棱等20味药,功效为消肿散瘀,舒筋活络。
4、药浴法:
附子60克,桂枝克,干姜30克,甘草3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煎水制成2000毫升药液。温度从36℃渐增至39℃。将患儿仰卧盆中浸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可连浴数日。
5、搽药法:
(1)取韭菜150克,切成约3厘米长短,加少量水煮熟,然后加适量白酒,候温,用纱布蘸汁擦硬肿处,每日两次。
(2)在局部硬肿处,用白酒或鲜姜温擦患部,每日擦2~3次。
6、灸法:
温灸关元、气海、足三里,或艾条配生姜片温灸患部。
7、中成药:
(1)四逆汤:口服,每次5毫升,每日3次。
(2)生脉饮:口服,每次5毫升,每日3次。
(3)参茸片:口服,每次1~2片,每日两次。
8、中药针剂:
(1)生脉注射液:每次5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用于阳气虚衰证。
(2)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两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7~15日为一疗程。用于各种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