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炼新生儿交流能力
宝宝事物的认知能力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家长应该和宝宝进行交流呢?你能知道宝宝不同的哭声代表什么意思吗?那这期咱们就来说说这些事儿。一起来看看吧!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是表达思想、观念的心理过程。当妈妈与宝宝交流时,宝宝会注视妈妈的面孔,停止啼哭,有时能上下点头,自发细小的喉音。
与宝宝注视、微笑、爱抚、对话等,
表达对宝宝的关爱,养成与宝宝交流的习惯
在养育过程中,任何生活环节都是与宝宝沟通交流的机会。
妈妈可以与宝宝面对面说话,宝宝注视妈妈的脸,会发出“嗯、啊”的声音。哺乳时妈妈目光要注视宝宝,轻轻地抚摸他,用轻柔的语言赞美他,换尿布时妈妈可以关注宝宝是不是不舒服。
此方法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斯巴林教授的ABCD快乐育儿法中的语言优先、读中学、养中学、玩中学。养育、玩耍和生活体验是孩子学习和成长最好的自然过程。
因此,在自然的养育活动中,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和亲子互动,是促进孩子早期发展的最好方式。
新生儿可以通过眼睛的接触开始交流,并通过视线离开终止交流。妈妈在哺乳时要注意与宝宝沟通交流,不要在哺乳时只顾与家人交流或看电视而忽略了宝宝;要适时地表扬宝宝,安慰宝宝,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哺乳环境。
母乳喂养不仅给宝宝提供最佳的营养和免疫保护,也是母子交流的最好时机。
通过每次哺乳时妈妈的眼神、表情、语言、气息、动作等方式,宝宝逐渐认识妈妈,与妈妈交流。
每次喂奶前,看到宝宝在张口找妈妈的乳头或做出吸吮的动作,妈妈可以抱起宝宝并轻声地说:“宝宝饿啦,妈妈要给宝宝喂奶了。”
哺乳时,妈妈可以亲切地看着宝宝的眼睛,温柔地说:“宝宝吃得真好,将来一定又聪明又壮实”等鼓励、赞美的语言;
宝宝吃完奶,妈妈抱起来拍嗝,可以说:“宝宝吃饱了,妈妈给宝宝拍拍,拍出嗝就舒服了。”
每天坚持这样做,经过一段时间,宝宝就会模仿妈妈的语调或口型给予回应。妈妈也可以利用换尿布、穿脱衣服、沐浴时,关注宝宝的身体变化,告诉宝宝妈妈在为他做什么,宝宝是不是感觉到不舒服啊,通过这些方式来表达妈妈对宝宝的关爱。
读懂宝宝的哭声
新生儿通过哭来表达需求,妈妈要慢慢读懂宝宝不同的哭声(饿了?困了?尿了……)
新生儿期,宝宝通过哭声来与父母进行交流,各种原因引起的哭声都是相同的音调,父母无法区别。
1个月后哭声出现分化,细心的妈妈就会区别这种哭声表示饥饿,另一种哭声表示疼痛。
当妈妈听到宝宝第一声啼哭时,倾听就开始了。宝宝的哭声传达许多的信息:饥饿、疲倦、疼痛、厌倦或恐惧。除了用耳朵,妈妈也需要用眼睛,因为宝宝很快就会开始使用肢体语言,如用微笑表达“我很高兴”,扭过身去意思是说:“我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