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开始起步于发展中的婴儿

04-19

收藏文章
人生的开始起步于发展中的婴儿。婴儿时期是人的一声最开始的那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做了很多。

人生的开始起步于发展中的婴儿

 

  人生的开始起步于发展中的婴儿

  从本质上讲,早期经验塑造了个体与他人的交往、应对情绪变化的特有风格,这种风格既有心理的成因,也包含有生理的成分。对于个体而言,这些经验就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支撑着个体的情感生活,构成了个体的内在意识和外在意识。一种隐藏的关系模式在婴儿时期已经融入我们的身体和大脑,这些模式指引着我们的生活向着特定的方向行进。神经学家道格·瓦特认为,人类生命的早期阶段是一个“既无法回忆也不会忘记”的阶段。我们不能有意识地回忆当初的任何片段,但是,也无法忘记这些内容,因为这些记忆早已融入我们体内,指引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这种生理与心理伴随发展的状态,在特有的养育方式的影响下会以其独有的方式呈现在儿童的成长历程中。

  在婴儿阶段,个体的生理系统既完全没有定型,又非常脆弱,因此,这时的早期经验会对婴儿的生理系统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早期的经验出现问题,某些特定的生化系统就会变得毫无用处:个体的应激反应以及情绪系统中的神经肽,都会因此而受到负面影响。甚至对于大脑本身的发展速度而言,在孩子一岁半之内其发展速度达到了最高峰,也会因婴儿所处的不适宜的环境而无法正常发展。就好象树苗一样,稳固的根基和良好的生长取决于环境因素,人类婴儿的情感能力,这种在动物王国中最无法捉摸的能力,同样也会最容易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巨大影响。

  慢慢地,婴儿开始能够识别出那些最常用的特征,并将它们储存为意象。这些意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温馨甜蜜的,就是他在摇篮里哭闹时,妈妈从门后伸进来的笑脸;一种是让人不安的,就是妈妈在进来时那张充满敌意和不愉快的脸。当婴儿能够分辨,从门后过来的母亲会带来喜悦还是痛苦时,意象的含义便产生了。婴儿早期的情感反应只是排斥或亲近某人,不过,这些意象会变成婴儿对自己所生活的情感世界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能够帮助婴儿预测,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以及如何才能作出最佳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对那些最难对付、情绪最反复无常的婴儿而言,只要父母能给予他们充分的回应和关注,这些孩子也会适应得很好。在他们看来,婴儿在一岁之后才会建立自己的反应方式。那些“困难儿童”之所以会难以对付,其实是他们对父母无法满足自己感情需要的一种反应。

  而从孩子角度看,的确存在“困难”父母。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忽略型和干扰型。那些对孩子极度忽视的母亲,往往属于抑郁型母亲。这类母亲会觉得,对自己孩子的需要进行回应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她们通常感情冷漠,行为孤僻,除非要给孩子喂食或者洗澡,否则,她们是不愿与自己的孩子做眼神交流,或者抱起孩子的。在这种照料方式下,她们的孩子自身也会发展出一种压抑的方式来与他人交往。这些孩子更少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他们的左脑也更不活跃)。在蹒跚学步阶段,这类孩子在认知任务上的表现更差,他们也通常属于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之后的儿童期,这些孩子的情绪问题通常还会持续存在。而干扰型母亲会对孩子表现出过多的干扰行为。这类母亲也同样属于抑郁型,但是,她们更容易发怒,即便只是在暗地里发怒。这类母亲往往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她们会憎恨婴儿的需求,并会对孩子怀有敌意。她会通过猛地抱起孩子,或者手臂僵硬地抱着孩子,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这种反感。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这类母亲通常表现得非常主动,不过,她们却对孩子的需求毫不敏感,这类母亲通常会粗暴地干扰和打断孩子的积极主动性,也不能理解孩子所传达的信息。虐待型母亲就是这类母亲的极端表现,她们的孩子也通常会在发展上出现问题,并且基本属于非安全依恋,如情感回避型或紊乱型。

  因此对于孩子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母亲或照料者在情感方面给予他们的支持和回应程度,即能否注意到孩子所传达的信号,并调整孩子的情绪状态。

  婴儿的生存主要依靠母亲的乳汁,乳汁可以给他们提供食物、调节他们的心率和血压、为他们提供免疫保护力。婴儿的肌肉活动以及成长何尔蒙的分泌,都需要通过母亲的抚摸加以调节。母亲的身体可以给孩子带来温暖,母亲的抚摸和哺乳能够驱散孩子的压力荷尔蒙。

  许多研究者普遍认同:在婴儿阶段,大脑已经能够形成对他人的预期,能够判断他人可能会怎么做,这种信息以一种无意识的形式,被印记在大脑之中,并会决定我们今后整个一生中与他人交往时的行为模式。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无法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行为假设,但是,这些假设确实存在,并且是建立在生命最初的婴儿时期。在所有的假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出现情绪困扰时,相信他人可以为我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处理这些不良情绪,可以让我们感到舒适——换句话说,就是期望他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情绪调控,让我们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产生这种期望的孩子,被依恋研究者称为“非安全型依恋”。

  彼得·福纳吉认为,大脑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器官”。只有通过与他人心灵的碰撞与结合,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才能调整我们的情绪,在孤立的状态下,这一切都不可能产生。这就意味着,那些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塑造我们情绪反应的无形力量,从根本上讲,并非是生物的本能冲动,而是与他人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建立于婴儿时期。这些模式并非一成不变,但是与其他的所有习惯一样,一旦形成,它们就很难被改变。

  在那些发展良好的婴儿看来,周围的人会对自己的情感进行关注和回应,并且会帮助自己缓解内心的紧张状态,使自己恢复到一个舒适的唤起水平;通过别人帮助自己的经验,这些婴儿便能够逐渐学会如何自己处理这些情绪问题。

  可见,婴儿期母亲的养育以及与婴儿的互动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联系。母亲除了提供给婴儿必要的生理营养外,更多的爱与关注的心理营养也是儿童成长必备的因素。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热门
编辑推荐

热门标签

收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