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勤俭日为什么不为人知?炫富成一种病态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一种假象,以为物质是无限丰富的
无论人类创造力如何卓越,资源总是相对稀缺和有限的。即使真有女娲抟土造人,她也只能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今天,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一种假象,以为物质是无限丰富的,就像海洋资源曾经给人类的感觉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事实上,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海洋渔业的迅猛发展,已致使海洋生物资源迅速衰退,许多传统作业鱼种濒临灭绝甚至消失。曾经产量丰富的大黄鱼、对虾等著名海产品,现在已奇货可居。
的确,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丰富了物质产品,但同时也加速了有限资源的消耗。据说仅美国一天消耗的原油就达7000万桶。如果由此推及全球,推及一年、两年、十年……,就不由不使人感到惊恐。即使人类找到了可替代能源,也依然要消耗其他的有限资源。比如,所谓新能源汽车,其电池的生产原料仍然是有限的。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相对于近14亿的人口来说,我们所拥有的资源其实捉襟见肘。且看一组数据:中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2%;中国占有的人均淡水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3弱;中国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4%;中国占有的人均矿产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8%;中国森林覆盖率不足14%,人均森林面积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1.7%……
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勤俭是必不可少的战略举措;一个家庭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守住勤俭的传家宝,否则就跳不出“富不过三代”的陷阱。
在物质繁华的表象背后,我们应时刻意识到资源是多么有限。过去,我们曾经过于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勤俭的美德教育;今天,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应该重新回归与坚守勤俭这一传统价值。
(宁波)
可怕的不是消费文化,而是泛滥的消费文化使我们丧失了选择的能力
如今再谈勤俭,已经和过去不同,因为我们迎来了一个崇尚消费的时代,一个不断刺激人们产生需求的“美丽新世界”。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一书,想象未来是一个被严格控制的世界,连个人的喜好都被控制了,去执行被注定的消费模式。精神麻醉药和各种娱乐不断满足人们的同时又刺激人们产生新的欲望。在物质的盛宴中,人们的工作意志和精神思考能力日渐消磨殆尽。这个想象的世界,相当程度上比拟了今天我们崇尚消费文化的世界。各类商品广告,不断撩拨人们的神经,刺激人们的欲求,灌输给人们消费的模式。
当然,这里对消费文化的批评,并不代表它本身是负面、低俗的,更不代表我们为了勤俭,就视之为洪水猛兽,坚决反对它。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愿望,这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
可怕的不是消费文化,而是泛滥的消费文化使我们丧失了选择的能力。一方面是贫穷时只能吃糠咽菜令我们别无选择;另一方面是富足时的琳琅满目也令我们应接不暇,这两者都在限制我们做出独立的思考与选择。而今天的选择似乎更加困难。面对各种物质诱惑时,不仅仅是批判消费文化,也不是重新回到吃糠咽菜的时代,而是独立反思自己的需求,问自己到底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