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10种常见的传染病
F: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被人称为“夏秋病魔”,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通过蚊虫叮咬,蚊体常携带病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好发季节:夏秋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是7月底~9月初。
主要表现:2~6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宝宝短期内体温高达39℃~40℃,有剧烈的头痛(小婴儿表现为烦躁),出现喷射性呕吐、嗜睡不醒,如不及时抢救,病情会急剧恶化,出现抽筋、昏迷、颈项强直、肢体瘫痪,严重则危及宝宝的生命。如及时抢救,大多数病儿可挽回生命,有一小部分病儿可能出现失语、耳聋、失明、智能迟缓、痴呆、癫痫等后遗症。
你可做的:
1、宝宝出生后,按时给宝宝注射乙脑疫苗,疫苗的保护率可达60~90%。
2、在夏秋季节,宝宝一旦出现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症状时,要立即去看医生。
3、居室和环境清洁、灭蚊,预防宝宝被蚊子叮咬。
G:伤寒
由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由病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而带菌的苍蝇和手常常是伤寒散发病例传播媒介。
好发季节:常年散发,以夏秋两季(长江下游7~10月份)最多见。
主要表现:5岁以下小儿占70%以上。伤寒起病时有高热、呕吐、咳嗽、嗜睡、烦躁、腹痛等症状,所以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但伤寒有其一些特点,年轻父母要加以鉴别:婴幼儿发生伤寒时症状往往不太典型,体温上升较快,可有持续高热与高热惊厥。肝脾肿大明显,多有腹泻,而成人伤寒特有的相对缓脉、玫瑰疹、外周血粒细胞减少等现象在婴幼儿身上不明显或缺如。
常见的并发症是在发病第2~3周出现肠出血及肠穿孔。伤寒还可以并发肝炎、肺炎、肾炎、心肌炎等。大一点的孩子症状会比较典型,一般都以发热起病,体温逐日上升,5~7天达高峰(39℃以上),之后持续高热10-14天,再逐渐下降,高热时有明显的中毒症状,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腹痛、腹胀、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