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孩子的第一教育是学会听
学龄前的孩子是紧跟着步伐走进学校,他的下一步就是做一个学生,要做一个怎么样的学生?乖学生,好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品德的教育自始自终都是育儿的前提,这一点无论孩子多大我们都要尽心尽力。但是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对孩子转变学生身份之前,该怎么定义他成为一个怎么样的学生?或许这个问题,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去思考过?而是顺其自然?
其实,我们该想想,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怎么样的学生?
我的定义是希望豪豪可以成为一名会读书会思考会交友的学生。成绩的高低并没有这么重要,众人口中的好学生也不重要,当然乖学生从来不是希望的。我不怕老师和我告状他的调皮捣蛋,只要他的调皮捣蛋不超过一个品德的界限,都可以容忍和再教育。但是我希望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知道怎么去读书,而不是死读书,知道怎么与小朋友交往。我想他去做那个独特的他,而不是任何一个人。我不需要他去克隆别人,仅做他自己,开心快乐那就足够。
随着豪豪的长大,随着他功课难度的增加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越发的意识到我之前忽略的一些教育,是那么至关重要,但是我忽略了,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想到。很多思考往往要在发现问题之后才会去琢磨,幸好,现在还不晚。
如何教会孩子倾听?
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懂怎么去听懂别人的话,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而忽略了对方的立场。倾听不仅仅只是坐在那里听,记得小时候老师经常说有些人就是左耳进右耳出,其实就是指听的问题。就好比说如果一个会听的孩子,当老师讲了一次做法,他就立刻吸收消化了,那么他还需要那么费劲的读书吗?会听是读书的技巧,简单点说,会听就是孩子会很专注的听你说,那样他还可以听进去,而不是从另一只耳朵中出去。也许你会说这就是专注力的问题,实则不然,这和专注力有关联,但不是全部。
生活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当孩子遇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他喜欢的玩具,他的专注力总是很高。但是一旦遇到他们没有兴趣或者不喜欢的事物,就是丧失专注力,那么这种情况我们难道可以说这个孩子专注力不好吗?当然不是,这是很平常的一个表现。正如有些孩子偏科的厉害就是同理,对于不喜欢的科目,怎么专注还是会走神?这是孩子的错吗?当然不是。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恶化,我们就必须帮助孩子去学习“听”的技巧。
第一,以身作则的影响力。
大家都知道偶像对于粉丝的影响力,原因不过是那种崇拜的爱,爱一个人所以愿意为他而改变。那么,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爱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所以父母往往是孩子最大的动力,我们以身作则的榜样会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所以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话语,即使是你眼中的无稽之谈,我们也应该在孩子的面前认真的听他说,听完了还要和他讨论他的话语,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在听他说。这种听的榜样不是装模作样,而是用心去听,也只有这样的榜样才会让孩子跟随着你的脚步去学习你的“听”的态度。我们的不选择去“听”是引导孩子会听的第一步。
第二,帮助孩子解析句子的重要部分。
当我们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如果长篇大论或者重复再重复,就是造成孩子的反抗思想,他就会自动关闭他的听觉功能,以表示他的反抗。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谈心的时候,孩子似懂非懂的态度就证明他不再认真的听你说了,而是开始走神。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快速的提炼出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精简成一句他能听进去的话。比如说,当我们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总是可以遇到一些书本的话语很复杂,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把故事或者句子的重点提炼出来,以抓住重点吸引孩子的专注力,并教会孩子怎么去分析句子。读书之后,总是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题目,这种分析提炼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快速的应对课本问题。而且,对孩子而来,也就不是那么枯燥。也许有一天,孩子会遇到一个喋喋不休的老师,那么他也可以很快的找到老师所讲的重点,也不至于因为讲的无趣而变得一点都没有听进去。
让孩子学会听,讲起来并不算难,实际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我们要确实的做到放下自己作为父母的身段和自己忙碌的事情,只是很认真的陪伴孩子一起每日坚持不断的重复这些事情。如果你在辅导孩子做功课的时候,一手拿着手机一边和孩子沟通,那么你的孩子将学不会听,因为他也想一心两用。对于孩子与你都只能同一个标准,你怎么要求孩子,就应该怎么要求自己。
这几年是孩子至关重要的几年,我们应该多放一些心思去陪伴孩子,去思考孩子的问题,去帮助孩子更好更健康的走他们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