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喜欢告状怎么回事

12-28

收藏文章
问:我们幼儿园有些小朋友特别爱告状,有时两个小朋友发生纠纷,两个人都向老师诉说对方的不是。请问,孩子们为什么爱告状?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告状呢?  答:幼儿爱

幼儿喜欢告状怎么回事

许还是谴责、肯定还是否定,都成了孩子们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最高标准。在他们的眼睛里,老师是最受崇拜的,老师是最可信赖的,老师才是最公正的“法官”。
  儿童的道德评价能力还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这也是孩子爱告状的原因。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他们常常能看到并评判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却不善于分析自己做的如何,他们心里的镜子只取别人,不照自己。
  所以,双方一旦因某种小事而产生矛盾、纠纷的时候,都是各执己见,谁也不让谁。可是孩子又想争个胜败,论个明白,只有请老师做一个最后的“裁决”,才能心悦诚服。
  在处理孩子的“告状”时;父母和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分清孩子告状的目的。
  有些孩子的告状是想借大人帮自己“整垮”对方,有报复别人的意思,当然这是极少数。这时家长和教师就要进行严肃批评,让孩子懂得要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相互宽容。
  绝大多数孩子的告状都是为了讨个“公道”。家长和教师应该弄清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区别对待。
  有时孩子告状也是一种询问。因为自己不清楚某些事情该不该做,见别人做了,自己也想模仿,可又不知家长的态度如何,比如两个孩子同在床上玩,一个光脚下地了,另一个向妈妈“告状”,“他不穿鞋下地了”,意在探问,“我可不可以也光脚下地玩”。这时,家长应明确表态,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有时,“老师、某某不好好坐着”,“某某说话了”,这些告状都是希望老师注意自己,“我坐得很好,我没说话”。想被老师表扬。这时,家长和教师要及时肯定孩子的积极方面,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
  其次,要教育孩子多看别人的长处。让孩子学会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教育孩子不管别人做得如何,自己应该按照要求去做,且有勇气坚持下去。
  再次,要教育孩子学会处理小伙伴之间的矛盾。现在许多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上上下下都宠着,养成孩子很“独”。自己玩行,和大家在一起就爱闹矛盾。小孩子之间闹意见是常有的事,不能一有点事就找老师,老师也不能“有求必应”,凡事都跑来看个究竟,让孩子学着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可以减少孩子的依赖性。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热门
编辑推荐

热门标签

收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