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育儿,需要你的表里如一

11-13

收藏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呢?听话,懂事,人见人爱。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常常会对孩子说:“要乖!”“要表现好!”当孩子在别人面前为我们做足面子、让我们觉

育儿,需要你的表里如一

“妈妈期望你能分享”这个信息。孩子达到这个期望不那么痛苦,又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过程中感到了乐趣,就会对于“分享”产生良好的感觉,逐渐把分享变成自己的行为方式。

实用策略

●妥善安排情境

通过对情境的安排和控制,避免孩子因自己的冲动而产生不好的后果。比如,如果确定孩子无法和别人分享某些玩具,可以在小朋友到来之前收起来,免得引起麻烦。

●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支持

当你提出的要求符合孩子年龄时,要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帮助孩子达到期望。比如,在孩子有点不情愿地和小朋友分享的时候,给孩子很多鼓励,让她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愉快。

“听话”

面子:孩子听从成人的指示

里子:孩子有内在的行为准则

典型情境:孩子在游乐场上迟迟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见小朋友越来越少,你对孩子说:“别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也该走了吧!”终于把孩子拖走了。

当我们用“别的小朋友都如何,所以你也要如何”这个句式来向孩子提要求时,潜台词就是,我们对你的标准是相对于别的小孩的。于是孩子可以很容易地反驳:“你看东东还没有走,我也可以不走!”相似的,幼儿园老师也习惯说:“你看小班的小朋友都能如何如何,我们中班就更要如何如何。”孩子就可以说:“你看大班小朋友还在打人,我中班的打人又怎么了?”

 

我们对孩子的语言模式里隐含着我们的假设和判断。当我们一贯以相对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时,不仅会陷入自相矛盾,和别人比较也会成为孩子关注的焦点。

相反,如果我们对“什么事情该怎么办”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做法,孩子就会更容易将这种做法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长大之后做事也不会轻易受其他人影响,能够更有主见。

实用策略

●对某一种情境下孩子应该如何行事有明确的标准,并且一贯地执行

比如,每次到游乐场,要离开的时候都提前5分钟给孩子“预警”,到提前1分钟的时候再警告一次,到了时间说走就走。孩子就会形成根据时间控制自己行动的习惯。

●不同照看者对孩子遵照同一标准

当不同成人采用不同方式时,孩子就会感到很混乱。对于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比如睡前不吃甜食,不能打人,不能骂人,成人的态度越一致,孩子会越容易遵守。

“懂事”

面子:孩子很讲道理,不轻易发脾气

里子:孩子有一个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

典型情境:你4岁的儿子和邻居家的浩浩一起玩游戏,两个孩子有不同的玩法,你的儿子说:“你那样就不对,我这样就对!你一定得

猜你喜欢
热门
编辑推荐

热门标签

收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