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儿慎防3类传染病

07-16

收藏文章
小儿夏季的传染性疾病多为饮食和蚊虫叮咬引起,所以杜绝传染病要从身边的环境做起,饮食清洁,居家环境清洁,是预防宝宝受到传染病侵袭的最主要方式。  一、细菌性痢

夏季小儿慎防3类传染病

.消灭苍蝇。苍蝇是传播细菌性痢疾的主要媒介。苍蝇喜欢栖息在脏物上,腿上沾满了成千上万的病菌,可将病菌带到食物和餐具上。孩子吃了这些食品后,很有可能就感染上痢疾,而且通过用手去触碰餐具或食物,也会把病菌沾在手上,同样会吃进肚子里。在预防肠道传染病方面,手的清洁卫生同样应该重视。因此,夏天家里要尽量消灭苍蝇,并且要让孩子养成便后饭前要彻底清洗双手,改掉吃手的坏习惯。
  3.杜绝成人传染。成人也能被传染细菌性痢疾,但是成人的疾病表现往往很轻微,仅有轻度的腹泻等,可是此时亦具有传染性,可将细菌传染给孩子,所以,成人的传染性也不容忽视。如果家里有大人有菌痢的症状,也应及时治疗并远离小儿,以免传染。 

  二、乙型脑炎

  病症特点
  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蚊虫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通常,当小儿被体内有乙型脑炎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经10~15天即可发病。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先有发热、无力等全身不适的症状,1~2天后体温逐渐增高,并伴有恶心、呕吐、痉挛和意识障碍。患儿同时可有嗜睡或昏睡甚至昏迷,或是表现为谵妄(说胡话)、躁动等精神症状。高热可达40℃以上,多持续1周左右,此时患儿可因脑水肿而出现呼吸衰弱或是循环衰竭而死亡,也可因痉挛、昏迷时间较久而留下不同程度的恢复期症状甚至后遗症,如痴呆、瘫痪、失语、失明、癫痫等。
 

  因此,在乙脑流行的7~9月,家长应特别提高警惕,如遇孩子发热持续不降低,且有嗜睡、神志不清、弯颈时颈项不能顺利地前屈,就好像有阻力时,就要想到孩子是否患了乙型脑炎,应及时送孩子去医院诊治。
  治疗调护
  到目前为止,临床尚无治疗乙型脑炎的特效药物,多采用对症治疗,因此该病仍严重地威胁着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在我国多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乙脑的死残率较过去已明显降低。
  1.智能锻炼。度过急性发病期后,在本病的后遗症期,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进行后期治疗,并应加强其功能训练,对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家长要反复启发诱导,从患儿所熟悉的人或物以及简单的文字或词句开始,锻炼患儿的记忆力,从而达到恢复智力的目的。
  2.运动锻炼。对有肢体功能障碍的孩子,要每天为患儿做数次肢体锻炼,以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弹性,以减轻肢体的萎缩,并教育患儿要主动进行锻炼,可以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热门
编辑推荐

热门标签

收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