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生气、发脾气?父母用对这4招儿轻松"放气"
孩子爱生气,问题可能出在父母身上
有这样一个场景:
孩子因为某些原因情绪失控,高喊着:“我不喜欢你,我讨厌你!”甚至会在他们的言语中还会冒出一些粗话来。这个时候,我们明明可以看出孩子已经愤怒了,而这种情况几乎在每个家庭都会以某种形式上演。
在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但有时也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情况:家长会因为孩子的一些问题而大发雷霆,而孩子也会对父母有所不满。这种情况到底是怎样一步步出现的呢?到底我们是怎么激怒孩子的呢?
1、出尔反尔,不遵守承诺不履行诺言是激怒孩子的另一种重要事件。例如一位爸爸答应孩子在他放学时候给他买一个冰激凌,可是孩子在满怀欣喜的时候,却发现爸爸手里面什么都没有,在没得到满足后,孩子非常愤怒,说爸爸是骗子。
2、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比别人家的孩子是每个孩子在童年挥之不去的噩梦,父母以此督促自己的孩子上进,而孩子却总是避之不及。当父母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相比较的时候,就会让孩子的自尊心遭受到打击。
3、权利被剥夺,严格限制孩子的自由很多父母对孩子管得特别严格,这也不让,那也不让。比如孩子想去玩沙子,怕弄脏了衣服,不让去;你不喜欢某个孩子,就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和他玩;你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是好的,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就逼着孩子吃;甚至有时候,孩子想主动帮忙做家务,父母都不让。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几乎失去了自由。
4、不问原因打骂孩子,自尊心受挫由于某些原因家长错怪了孩子或者没有公平对待孩子,孩子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气愤。有的孩子受到委屈时,他们会迅速、强烈、高声地抗议,但并不想伤害任何人。他们的目的是要人倾听并争得公正。尤其是在众人面前批评和训斥孩子,容易让他感觉自尊心受挫,继而可能激起他的愤怒。
5、不停唠叨,没完没了当父母在不断唠叨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本来应该能够好好说的话,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会让孩子感觉到崩溃。我们常会在影视中看到这样的情节:当父母不听唠叨的时候,孩子都会砰的一声关上门。
父母做对了,孩子才有好脾气
很多父母只是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认为只要孩子看起来乖那就是好的,而从来不问孩子的心情好不好,在这种不了解孩子的情况下,情绪表达又怎么会正确?以下这些Don’t和Do,是每一位父母都要达成的,请逐一对照,看看你完成了几个。
Don’t(×)
不要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
不要不听孩子的解释就妄下结论
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给孩子太大压力
不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做比较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认定孩子在某方面不足
不要在他人面前训斥、惩罚孩子
不要太看重成绩,而忽视孩子的整体表现
Do(√)
身教胜于言传,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从你们身上学习
每天抽时间跟孩子聊天,尽所能的了解孩子遇到的困难,了解孩子进步的程度
及时且有效的给孩子鼓励和赞赏,但是要记住让他知道,你是由衷的欣赏
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有多方面的发展
跟孩子平等沟通,家长自己做错事情也要勇于承认
要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总把坏脾气留给最亲爱的人。”也许孩子愤怒发脾气,仅仅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多陪伴自己,多关心自己,多理解自己。所以爸爸妈妈们,请多理解孩子,理解他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