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被别人家的小孩深深伤害过吗?
初中时,因为家离得比较近,所以她经常喊我一起上学,我也总爱去她家玩儿。
我记得她娘,严厉较真,在她身上花了很多心血,对她要求很高,还总爱拿我做比较,数落她。她过得战战兢兢,期末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就拉我一起去打印室,小心翼翼地在成绩报告单上做手脚。
没想有一次班主任家访,带着新鲜出炉的成绩排名,她便华丽丽地露了馅儿,遭到她娘一顿暴打。
但我总觉得,如果她娘对她要求没那么高,也不要总爱拿我做比较的话,C不会变得那么糟糕。正是因为长期压抑,她才喜欢说谎与叛逆吧。
她开始厌倦上学,时不时地逃课,玩游戏或在宿舍里睡觉。
于是中考落榜,在意料之中。
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恰逢我在她家,她娘便当着我的面暴跳如雷地骂了她一个多小时,她终于忍无可忍,充满怨恨地对我说:晓露,你先回家吧。
我尴尬地回到家。好几天,也不好意思去找她。
她更是没有主动和我联系。后来,我去隔壁小镇读高中,周末回家的时候,便听我娘说,她家搬走了。然而,并没有给我留下联系方式。
我想,她是故意躲避我的。
她不想活在我的阴影之下,只是没想到,直到没有联系的十几年后,她娘还会拿我做比较。
做父母,总有这样的通性。
不自觉地拿别人家的小孩和自己的比,并且总要将自己家的打压下去不可。
我娘也不例外。
所以,我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小孩,但我也被我娘眼里的别人家小孩深深地伤害着。
毕竟我算不上最好的,总还有更好的同学走在我的前面,比如同桌B。于是,我也总活在她的阴影之下。
每次考试,我娘就会说:“这道题本来不应该错,就因为你大意。你看B多细心,她就拿了满分。”
就连坐姿我娘也要夸她背挺得直,你这么矮还喜欢驼背,简直没救了!
嗯,总听她这么数落我,我也觉得自己没救了。
但你千万别以为B的日子就好过了。
在我娘看来已经足够优秀的B,也有一个宿敌,那就是她的表姐A。
在她还按部就班地啃着中学课本的时候,大几个月的A就已经在报考新概念英语四六级了。
所以,用句很庸俗的话来说,就是——人比人,是要气死人的。
做父母的,哪里是比得完的。
只是道理都懂,做起来很难。
就连我们新生代的父母也逃不过这种爱比较的魔咒。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比孩子的几斤几两,到何时会走路,何时会说话。
再大一点儿,我们比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接下来,便是思维与发展,性格与能力。
我们形成一种欲罢不能的怪圈。
当别人的孩子开口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还不能说话。
当别人的孩子已经认识数字和汉字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还一脸懵逼。
当别人的孩子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时,我们的孩子还只知道玩玩具过家家。
……
很多事,我们嘴上说着,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不必强求,心里其实万分焦虑。我们其实,不想他们落后于任何人。
于是,我们会在气急败坏的时候,抱怨的话便脱口而出。
“你看隔壁的A都已经会十以内的加减法了,你连数字都数不清。”
“你看B多乖啊,你连饭都不会自己吃。”
“你看C会唱歌会跳舞,你会什么?”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与我们的父母并无什么不同。我们说着要改变育儿的理念,建立新的规则与爱,但事实上,我们做的并不比父辈好多少。
我的蔡小姐五周岁了,她终于会写自己的名字,很复杂但写的还挺好看。
她也开始学十以内的加减法,然后接触了拼音和汉字。
比她懂得多的孩子很多,比如同学Y都已经在做一年级奥数题,还有M已经在练汉字了。但也有些孩子懂得比她少,还不会写名字,算数得扳着手指数。
她算不上最好的一个,但也不是最差的一个,这就足够了。我不希望她和当年的我们一样被父母眼里的别人家孩子所伤害。
会口算或者认识多少汉字并不是衡量一个孩子发展好坏的标准。
因为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很多知识水到渠成,到了适当的时候就会掌握。她有她的一条成长线,她会按照她的脚步不疾不徐地走,只要方向对,就不必过于担心。
反倒是你的心急,暴躁,数落以及攀比,才是阻碍她发展的最大元凶。知识可以慢慢灌溉,唯有心理受了挫伤,便永远无法修复。
所以,我不希望蔡小姐成为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小孩。我也不会拿别人家的小孩来打压她。
我想让她知道,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了一点,那就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