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游戏是孩子的工作
孩子,天生就爱玩儿!各种游戏,从不厌倦!其实,游戏,本来就是孩子的工作!孩子为什么整天都要玩?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烦恼:这孩子怎么整天拽着我陪他玩儿?
小区里、公园里,经常看到一些爸爸妈妈陪着孩子。有的爸爸妈妈会跟孩子一起玩球、玩沙包、跳绳或者玩滑板车,但是绝大部分父母,都是站在一边。
如果你的孩子特别想跟你玩藏猫猫或者打架之类的游戏,你会怎么回应他呢?你是去陪他玩儿还是会让他自己玩儿?
如果女孩子希望妈妈陪她玩打扮公主的游戏。妈妈会不会说我不会玩、我没时间?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她们其实是在这样的一些游戏当中,去认同她的女性角色,去获得美的感受。
如果男孩子非常着迷玩乐高,玩建筑类的游戏。妈妈会不会说,我的孩子整天玩这个,不干别的!实际上孩子喜欢玩这种游戏,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在玩的过程当中,他也会有很多的体验,比如:他会觉得自己很有能力,他会体验到一种能够实现自己愿望的成就感,也可以锻炼他跟其他小朋友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所以,3到6岁的孩子,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去表达自己内心体验的。
这时候,父母就需要给孩子提供游戏的空间、游戏的机会,让孩子能够通过游戏,去表达他内心的体验和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孩子的世界,就是游戏的世界,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那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走进幻想和想象的世界当中去呢?
在一两岁的时候,孩子需要体验一种全能感。那段时间,父母可能会觉得很麻烦,因为他什么都想尝试。
3到6岁,有些孩子依然会有这样的需求,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容易体验到一种挫败感。当他们对现实世界无能为力的时候,幻想世界就成为他们一个很好的庇护所和情绪发泄的地方。
所以,很多孩子就会非常喜欢想象,在幻想当中,他们能够更自由、更充分地表达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程度上也需要父母的参与配合。这样让孩子觉得,我是可以去交流、去表达的。
要给孩子建立边界和规则
但是,什么时候应该陪着孩子演戏,什么时候要将他们拉回到现实,父母必须要做一个判断。
我觉得可能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在你的主观体验里面,你觉得好像有点太过了,或者你觉得有可能会对孩子有一些威胁。
当然这个可能也不是特别固定和绝对的一个标准,需要父母去做一些判断。你需要去学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陪着孩子演戏,什么时候要将他们拉回现实。
我们除了为孩子创造一个游戏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还要学会给孩子建立边界和规则。
一方面,父母需要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和表达他的一些情绪;另一方面,也需要遵循适可而止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注意:不能太简单粗暴,而是要清晰坚定地、不带敌意地去表达你的规则和要求,并且按照你制定的规则去行动。
比如:孩子玩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游戏,玩儿得很嗨,但是到睡觉的时间了,你就要告诉他:宝宝我们该睡觉了,十分钟以后就结束。
这时候,一方面你要去理解他,跟他商量;另一方面要很坚定地告诉他,我们必须要在那个时间停止,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做到,否则会影响睡眠,这是不可以的。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们要有很清晰的表达。如果我们很容易妥协,就会很难为孩子设立规则。
这种规则,可能需要你去思考,去反思: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你怎样制定规则,制定什么样的规则,怎样去实施规则是最有效的。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学习型的父母,做一个反思型的父母,去了解和理解我们孩子一些非常独特的需求以及满足需求的方式。
有时候,孩子会去努力地探测父母的底线,就是我到底可以无赖到什么程度,可能每个孩子的情况会不同。
所以我一再强调“不带敌意的坚决”,就是我告诉你我想制定的规则,当然我们可以讨论,可以商量。
你不肯遵守的话,是不行的。但是我也不会因为你不遵守而训斥你,揍你,这也是不可取的。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
还有一个我特别想强调的部分,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态度。
当你对孩子有一个不太好甚至是比较恶劣的态度时,实际上会对孩子有比较大的影响。有人做了一个研究,得出一些结论:
轻蔑的父母,很可能养育出回避的孩子。如果父母经常表现出瞧不起人、瞧不起孩子、攻击他、批评他,那这个孩子可能就会很害怕,很回避。
忽视的父母,很可能养育出矛盾的孩子。如果父母很难关注孩子的情绪,很难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反映和回应,那孩子就会感觉很困惑、很矛盾,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才能够引起父母的爱和关注。
比较混乱、缺少规则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可能就缺乏判断力。如果父母本身没有是非对错,没有标志,没有边界,那孩子就会缺乏判断力,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既权威又能够关注孩子情绪的父母,会养育出来聪明、灵活、健康的孩子。如果父母一方面很有权威,对孩子的行为有清晰、稳定的规定,在情感上又能够去和孩子有连接,能够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那孩子就会非常健康、聪明、灵活。
所以,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可靠的养育的环境。
这个稳定和可靠,一方面是物理环境,另一方面是情感连接。
由于3到6岁的孩子,依然处在一个情绪比较波动的时期,他们会通过音乐、绘画、角色扮演这样一些游戏,去体验和探索成人世界的规则,而游戏实际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是孩子的一个训练场,对于孩子来说非常宝贵。
这时,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陪孩子一起游戏,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也非常简单的事情。你只需要坐在旁边,或者是在他愿意的时候去跟他聊一聊。
在陪伴的过程当中,需要避免一些情况,就是你替孩子做选择:玩什么,怎么玩,玩多长时间,玩什么东西。最好是和孩子商量,或者让孩子来选择。
第二个部分,就是你要去跟孩子交流,关于玩什么,我们父母最好不要做评判,而是去观察,看看他到底在做什么。你可以去问他,让他和你一起分享,而不是说:你这个画歪了,太阳怎么是黑色的,月亮怎么是白色的,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和孩子有一些交谈,让孩子觉得你对他很感兴趣,你对他很好奇,很欣赏,很喜欢,这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和陪伴。
3到6岁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游戏,他们需要在游戏当中去表达和宣泄他们的情绪,如果孩子情绪大爆发,可能往往是他的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宣泄和表达。
我们需要关注到孩子背后的需求,我们要去理解,去分析,然后再做一些比较合理的安排和调整,想办法去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