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移动教案

05-14阅读:1178大字

大班科学移动教案,物体的移动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稀松平常,但其实移动也是一种科学现象,我们可以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了解移动的原理。
1

教案一:《物体怎样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探索的兴趣。

2、使幼儿初步了解物体是怎样移动的原理。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轻重不同的纸盒、积木、球、纸、书包、车等。

2、一个无轮的箱子、一个有轮的箱子、绳子、圆形木棍。

3、水盆、水桶、装水的圆形矿泉水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集体演唱《你是怎样笑的》。

2、由《乌鸦喝水》的故事激趣,引导幼儿将乒乓球从没有水的桶底移动到桶面,从而引入新授。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物品,引导幼儿认识物品。

大班科学移动教案1

2、布置任务。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这些物体移动。(教育幼儿不要拥挤、哄吵,并且最好用多种方法使物体移动,并把方法记住)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注意发现与众不同的方法。

4、幼儿汇报自己的发现成果。

5、教师小结。

6、教师出示皮球,引导幼儿用力大和用力小地尝试移动,并发现新结论(用力大,物体运动又快又远;用力小,物体运动慢且近)。

7、出示大矿泉水瓶,启发幼儿用最省力的方法来移动。

8、出示没有轮的箱子,鼓励幼儿想办法来移动。再出示有轮的箱子,进行操作比较,知道给重物体按上轮子会更省力。

9、知识拓展。平时看到建筑工地上的叔叔们如何将和好的泥浆或砖从一楼移动到上面的楼层上的?(滑轮)

(随机展示水井打水原理)

10、小结。鼓励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探索,发现更多的物体移动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出户外体验用不同的方法移动物体。

大班科学移动教案2

2

教案二:《移动》

教学目标:

1、大胆尝试探索使物体通过不同材料移动的不同方法。

2、愿意用语言表述探索活动的结果。

教学准备:

小碗人手两个、乒乓球人手一个、围裙、小勺、口杯、吸管、

夹子、毛线、毛巾、纸盒、筷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以围裙老师的身份导入活动。

1、猜一猜:围裙老师的口袋里藏着什么?

2、出示夹子、小篮子、一次性口杯,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

3、出示乒乓球,介绍“移动”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大班科学移动教案3

二、第一次探索活动。

1、幼儿自主探索使乒乓球移动的不同方法,教师指导帮助。

2、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移动乒乓球的,教师帮助记录。

3、教师小结幼儿探索结果。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

1、介绍新材料,说说它们的作用,再次强调游戏要求。

2、幼儿自主尝试使乒乓球移动的方法。

3、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移动乒乓球的,教师帮助记录。

4、教师总结幼儿探索结果。

四、结合日常生活,谈谈哪些物体可以移动?

大班科学移动教案4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