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饭菜没营养的6种常见烹调

02-20阅读:2059大字

收藏文章
做菜是一门学问,不是翻翻炒炒的就行了的,在给孩子及家人做法是一定要留住营养,那么,如何做饭炒菜才是正确的呢?

  炒菜

  错误的烹调方式:经常做一些二次过油的菜肴,也就我们所说的先炸再炒。

  正确的烹调方式:减少大火热炒。改用蒸、卤、烫、煮等烹调方式。选择含单不饱和脂肪多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茶树油、花生油等。

  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自由基、过氧化物与致癌物质,增加罹患癌症的几率。而且高温会使食物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等营养素被破坏,几乎没什么营养可言。

  洗菜切菜

  错误的烹调方式:先切菜然后洗菜,或将菜浸泡在水中。

  正确的烹调方式:先把蔬菜整个儿浸泡、洗净,入锅前而且不宜冲泡太久,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

  焯菜炒菜

  错误的烹调方式:焯菜时冷水下锅,炒菜时要慢慢加热

  正确的烹调方式:焯菜时热水下锅,炒菜时急火快炒。通过旺火急炒的方法,可缩短菜肴的加热时间,降低食材中营养素的损失率。例如,猪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如将猪肉切成丝,旺火急炒,其维生素B1的损失率约为13%,而切成块用文火炖,维生素B1的损失率则约为65%。

  三种烹饪方式留住营养

  米、面等主食的合理烹调

  淘米时,随淘米次数、浸泡时间的增加,米、面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容易受到损失。

  做泡饭时,可使大量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甚至蛋白质溶于米汤中,如丢弃米汤不吃,就会造成损失。

  熬、蒸馒头加碱,可使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受破坏。

  很多油炸食品,比如炸薯条等,经过高温油炸,营养成分基本已损失殆尽。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