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宝宝进行爱心教育的意义
对宝宝进行爱心教育的意义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处在中心地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被爱包围着,生活条件具有独特性。现在的家庭经济水平都显著提高,家长们有能力并乐意满足宝宝的一些要求,孩子便有一种要什么有什么的想法,他们在家里处于“独特”的位置,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物质和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宝,对其宠爱过度,唯恐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受委屈。于是孩子在家长的溺爱下,形成了不少弱点,其中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爱心,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不合群,不关心他人;不会与同伴和平相处,打架、冲突时有发生,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发展。因此,“爱心”教育迫在眉睫。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
父母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孩子,让有爱心的品质发扬光大,让孩子从小学会关爱他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质。让孩子学会互相关爱,关心身边的亲人和伙伴,让爱心一一点一点渗入孩子的心灵。
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爱心教育的实施对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孩子的童心需要百般呵护,只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果实。
2造成孩子这种状况的原因
造成孩子这种状况的原因1、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的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爱心成长。其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在孩子爱心成长中起着指导性作用;还有家庭风气、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对孩子的爱心成长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校因素的影响
学校在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校风、班风、教师行为、孩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尤其是学校的教育观念、德育课程的开发、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爱心成长影响最深。
3、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主要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一些关系,如朋友、邻居、非正式团体及各种社会活动场所。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屡见不鲜。孩子所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及周围人的文化生活形式,都影响着他的爱心成长。
3宝宝缺乏爱心的具体表现
宝宝缺乏爱心的具体表现1、不知道什么是爱,对爱充满了无知。
2、不知道怎样表达爱,甚至拒绝表达。
3、不知道爱父母,眼中只有自己一个人。
4、不会爱他人,始终以冷漠的态度面对周围的人和事。
5、不懂得热爱生活。
6、不屑于爱这个社会,对社会充满敌意与报复心理。
7、不知道为别人付出,只知道不停地向别人索取。
8、不去考虑和体谅他人的需要,只知道自己的需求才最重要。
9、不懂得对生命要有所感恩,不知道谢谢父母哺育了自己。
10、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够关心、不够好。
11、不去了解他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12、不会帮助别人、欣赏别人,不去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
4培养宝宝爱心的三个误区
培养宝宝爱心的三个误区误区一、家长只需要给宝宝充分的爱,不需要宝宝的回报
生活中,有的妈妈特意从职场上退出来,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前来助力,全家人对宝宝高唱“爱的奉献”固然可佳,但宝宝还是要学会热爱、尊重、回报,才能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和品行出色的人。因此,不要忽略培养宝宝以自己的爱心回报家长的爱心。
误区二、只要特别关注宝宝的智力发展,日后就能成为出色的人,爱心培育不那么重要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鼓舞家长把培养宝宝的智商作为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可是,仅仅拥有知识而缺乏亲和力、影响力的人,将来是一个孤独的人、心高气傲的人,甚至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所以,家长不能仅仅引导宝宝与“知识”打交道,还要引导宝宝多与“人”建立交情,学会爱他人,并以自己的爱赢得他人的爱。
误区三、厉害的宝宝长大不会吃亏,太有爱心了容易受人欺负
现代社会竞争比较激烈,有的家长便认为老实人吃亏,于是即使表面上不鼓励宝宝侵犯其他小朋友,但当宝宝偶尔这么做了,既不制止也不教育,有时还在言谈举止中暗示了对宝宝的欣赏和鼓励。这样,宝宝就学不会与人正常交往的方式,无法享受与同龄小朋友相处的游戏与快乐,这么“厉害”的宝宝长大可能会“吃大亏”了。
5如何正确培养宝宝的爱心
如何正确培养宝宝的爱心对于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颗爱心,其他的品质都是爱心的延伸。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
因此,家长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努力让孩子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1、做有爱心的父母
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和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在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时候,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起到示范的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只有父母做好榜样,孩子才会去模仿,进而转化为自发的行为。父母的行为举止,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想自己的孩子有爱心,父母就应该率先做出有爱心的行动,言传身教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教育方法!
2、在生活的体验中学会去爱
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要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通过让他们亲身体验被爱的感觉,从而学会付出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做法。
生活中有许多琐碎的小事,看起来微不足道,却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家长应学会抓住契机,因势利导,从一点一滴做起,耐心地、不失时机地教育子女从小要有爱心,激发子女爱的情感。一些平凡的小事情都渗透了爱心教育,将孩子的情感融入活动,从而得到感染和启发。
3、对孩子进行移情训练
爱心的培养还需要进行移情训练,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
当看到其他小朋友摔倒时,你可以启发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是你摔倒了,是不是感觉很疼?小弟弟一定也摔疼了,我们快去扶起他。”某地发生灾情,家长可引导孩子:“那里的小朋友没有饭吃,很饿,没有衣服穿,冻极了,你想想,如果你也在那里,会怎么样?我们去捐点衣服、食品送给灾区的人吧!”这样,孩子的爱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
总之,父母要善于在生活的细节中,向孩子渗透积极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心中会自然而然地涌出关心他人、体贴他人的良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