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路太晚了吗?

05-05阅读:371大字

收藏文章
看见隔壁家同年龄孩子已经开始走路了,而自己家这个,却怎样也迈不开一步,真是急死人了。作者以多年门诊经验,提供父母孩子为何晚走路的原因,解决了这些因素,也许孩

较晚行走,并非他们神经系统有问题或发育过慢,而是外界因素,尤其是"天寒地冻"下的衣物束缚所造成。

  在高纬度国家,尤其暖气设备不佳的地区,的确父母们不得不然,以免孩子们遭受风寒之苦;但是,在台湾若四季如春的情况下,仍硬是放不下心中块垒,以大人对寒冷的感受,限制孩子的发展,便是得不偿失了。

  学步车会使宝宝走路及发展变慢?

  此一答案接近正面肯定,大部分的有关研究,倾向诉求学步车会剥夺会走路前幼儿的各项学习发展,此一限制并不只在粗动作发展而已。一项来自儿童发展与行为杂志的文献指出,针对109位婴儿,区分为有使用学步车及不用等两组,以比较其动作及心智发展情形(在6~15个月之间)。结果发现,使用学步车组的婴儿,有较慢的坐、爬及走路表现,并且在贝氏量表的动作发展(PDI)及心智发展(MDI)两项指针中,都得分低于未使用学步车组婴儿。并且这些延迟的效应,与学步车种类、使用时间与频率,都有关连性存在。

  我们也要藉此郑重呼吁父母们,应给予发展中幼儿足够的空间,以充份表现他们对环境探索的兴趣,使其粗动作、细动作及手眼协调有更好的练习机会,而不该为一己大人的方便,而剥夺孩子的学习机会。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学步车的安全性而言,在全世界各国,都有伤害及死亡案例的报告,因此此一安全性考量,更不可轻忽,仍应使婴儿在带养者目视之下,在一个足够宽广空间中自由爬行、扶着走,再进一步等待独立行走的到来。

 

  影响宝宝正常独自行走的不利因素

  个人在门诊中的多年经验,可以将此一问题条列于下,供父母们参酌。如果能够小心谨慎地注意,勿使努力学习中的宝宝到压抑甚至剥夺,则孩子们的成长自然顺利可期。

  A.宝宝的衣物穿得过多或过厚,以致影响活动性。
  B.宝宝很少有机会在地上活动,因为太常被抱抚。
  C.宝宝体重过重,超过同龄婴儿,以致缺乏「动机」。
  D.宝宝生长不良,慢于同龄婴儿,以致肌肉骨骼不足。
  E.宝宝对攀扶曾有不好的经验,以致畏惧不肯学。
  F.宝宝十分着迷各种手部动作,以致减少走的机会。
  G.环境中无法让宝宝扶着走,以致缺乏兴趣。
  H.宝宝常被放置在学步车之内,以致没有走的机会。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