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营养与喂养
胎龄越短, 宝宝体重越小, 身长越短。 胎龄在足周(37 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 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大多不足2500 克, 头围不足33cm。 早产儿吮奶及吞咽能力均弱, 贲门括约肌松弛, 易致呛咳、吐、泻及腹胀。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迅速发展,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不断提高, 其中营养条件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 喂哺早产儿以母乳最为适宜, 应尽量鼓励产妇维持母乳。 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 也可考虑用早产儿配方奶人工喂养。 早产儿对糖的消化吸收最好, 其次为蛋白质, 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最差。 因此, 以半脱脂奶喂养较为理想。
喂养时间
由于早产儿生长发育较快, 正确的喂养比足月儿更重要。 一般早产儿可于出生后2 ~ 4 小时开始喂糖水, 试喂1 ~ 2 次无呕吐者, 6 ~ 8 小时后再改喂奶液。 曾发生过皮肤青紫、呼吸困难、体重过低问题或者是用手术产出的早产儿,
可用静脉滴注10% 葡萄糖液60 毫升/(日。 千克体重), 或应用全静脉和部分高营养液滴注, 情况好转后才改口服。
喂奶间隔时间
喂奶时间可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来具体安排, 体重1000 克以下的宝宝每小时喂1 次, 1001 ~ 1500 克的宝宝1.5 小时喂1 次, 1501 ~ 2000 克的宝宝2 小时喂1 次, 2001 ~ 2500 克的宝宝3 小时喂1 次。 夜间均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如遇到摄入量不足、体质较弱、吮吸力差、胃纳欠佳易吐的早产宝宝, 白天晚间均以少量多次为宜。
照料早产儿喂养方式很重要:
喂奶方法需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而定。
出生时体重较大且已有吮吸能力的宝宝可直接哺喂母乳。 如果妈妈仍未开奶或者母乳不足, 可使用奶瓶喂养。 最好用小号奶瓶, 奶液便于保温。 橡皮乳头要软, 开孔2 ~ 3 个, 大小以倒置时奶液能适量滴出为宜。 流奶过快, 宝宝来不及吞咽, 易致窒息;流奶过慢, 吮吸费力, 宝宝易疲倦而拒食。
对于体重较低、吮吸吞咽能力不全的早产儿, 需采用胃管喂养。 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切勿盲目乱插管, 导致宝宝咽喉、食管受损。
对于孕周小于32 周, 体重小于1500 克的早产儿, 需为其输入各种和母乳接近的氨基酸和脂类、10% 葡萄糖液、各种维生素和电解质, 65 ~ 100 毫升/(日。 千克体重)。 对于消化道畸形、手术后暂时不能喂养或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低体重儿等, 也可采用消化道外颈静脉滴注补充营养。
温馨提示:照顾早产儿一定要注意好营养的分配和喂养的方法, 才能保证早产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