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喧:声音大。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岱, 非常喜欢看戏剧演出, 由于家资富绰, 就收了一些戏剧演员做仆人, 经常演戏玩乐, 尽情欣赏。每当外出游玩时, 他总是让仆人带上演戏的道具, 以便随时表演。
有一年中秋节后, 张岱从南方乘船到兖州去, 来到镇江北固山下, 见景色壮观, 张岱便吩咐船夫慢慢行船, 来到金山寺下已是夜间二更时分。他不觉困倦, 一时兴起, 带着仆人登上岸, 走入金山寺。只见庙里僧众早已入睡, 大殿里漆黑一片, 寂无人声, 但张岱雅兴陡起, 便吩咐仆人在大殿里演戏。
仆人们点起灯光, 照亮整个大殿。一会儿敲响锣鼓, 演起戏来, 原先寂静的寺院, 顿时锣鼓喧天, 热闹非凡。
寺院里的僧人从睡梦中惊醒,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一起爬起来, 赶到大殿外观望。僧人只管在殿外观看, 谁也不敢问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事、什么时候来到的。
唱完戏后, 天快亮了, 张岱这才带着仆人离开寺院, 回到船上。
	
 
   
      
     
         02:23
02:23
             717
717
           
         05:54
05:54
             1278
1278
           
         05:51
05:51
             1108
1108
           
         02:23
02:23
             952
952
           
         02:26
02:26
             874
874
           
         01:59
01:59
             1298
1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