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出处 连篇累牍,出自《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南北朝时期,文人写作文章追求词藻,浮华艳丽,不重视内容,只注重形式。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隋朝。
隋文帝杨坚非常痛恨这种文风,于是下诏书要求天下文章剔除虚浮轻薄,根据实际写作。
李谔是隋文帝的治书侍御史,写了《上隋文帝书》强烈反对这种文风。他写道:
州县选取吏职,保举人才,只凭所作文章是否华丽,而不管一个人的道德和学识。文人们为了做官,写文章互相攀比词句的华丽,而不关心所写的内容,这已经成了恶劣的风气,文章不讲什么正当道理,只写些虚幻的枝节,只讲究一个韵、一个字的奇特巧妙,即使是一篇又一篇地写了一大堆,写的也不外乎是什么月呀,露呀,风呀,云呀,尽搞些无病呻吟的东西,这有什么意思呢?
但隋文帝和李谔的提倡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不久,隋文帝被他的儿子杨广杀死。
后来,“连篇累牍”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文章篇幅很多,文辞冗长,而没有实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