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孩子的方法,绝不能这么哄孩子,简直是失败教育的开始!
你是最聪明、漂亮、帅气的孩子
每当宝宝穿上一件新衣,家长总忍不住的夸赞:“我闺女最漂亮了!”“我儿子最帅了!”
宝宝把搭好的积木向妈妈展示,妈妈立马说:“好厉害呀,我儿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宝贝!”
俏俏妈说:表扬鼓励孩子本没有错,每个宝宝在自己父母眼中都是最好的!尤其是有些宝宝长相还不错的时候,总少不了别人由衷的夸张,父母也会在心中洋洋得意,忍不住夸几句。不过当你在夸自家漂亮或帅气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外貌的重要性。
当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用聪明来表扬,要肯定宝宝的努力和付出,希望下次可以完成的更好。因为容貌是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随着交往的扩大,宝宝会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聪明,如果有一天听不到这些称赞,那么他一定是不自信的。
再哭,妈妈不要/喜欢你了
“不要再哭了,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我们家没你这样的孩子!你有本事再做一遍试一试?!”
俏俏妈说:生活中总会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们面对嚎啕大哭的宝宝而手足无措的时候,总会抛出这句看似安慰又带有威胁的话。这种说反话的表达方式的确对宝宝很奏效,但使用不当的话只会影响孩子的是非观,让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如果父母假装要遗弃孩子,会让孩子觉得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会是很大的伤害。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孩子,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等表现。
都怪**弄疼我家宝宝,打他!
宝宝刚学会走路,不小心被凳子绊倒大哭起来。家长冲过来把宝宝抱起来,忙“安慰”道:“宝贝很疼吧?都怪这个凳子,把宝宝绊倒摔疼了,我们不要它了,好不好?”说罢,还装模作样的用手打了几下凳子,然后把它丢在角落里。
俏俏妈说:这场景在生活中经常上演,尤其是在老人带孩子的时候。孩子被绊倒是因为粗大动作发展还不成熟,视力和动作协调还不熟练。家长一味的把原因归结于凳子,不但会让宝宝学会推卸责任,还让他们从小埋下一颗复仇的种子。以后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就学会找各种借口,并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如果没有严重擦伤,家长即使心里紧张也不要明显表现出来,而是帮宝宝揉揉。告诉他下次走路的时候,要到脚下有凳子要绕开走。家长过度的担心和惊慌,只会让宝宝通过夸张的表情而放大内心的情绪。
不行!不能!不可以!
“爸爸,我能把这个小狗带回家养?”——“不行,小狗又脏细菌又多!”孩子听后,再也不喜欢小狗了。
孩子拿着刚买的画笔把墙当画板,“勾勒”出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妈妈见状赶忙大声呵斥:“好好的墙被涂成什么样子啦?”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主动拿笔画过画。
俏俏妈说: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对任何感兴趣的事物开启探索模式。每当宝宝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家长总给在宝宝不停的念否定咒语,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能碰。家长都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可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限制,才让宝宝失去了更多尝试和探索的机会。
太乖的孩子,在未来生活中总缺少挑战和担当责任的勇气。孩子听话懂事是好事,但养出一个只听话且没有主见的孩子,其实也是教育的一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