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哭就鼓起来并伴有咕咕声的肚脐,你家宝宝出现了吗?
为什么会出现脐疝呢?
不足月的早产儿出现脐疝的可能性比较大,他们的身体发育机能相对较差,所以脐部发育也容易出现缺陷,在腹部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肠管处凸起形成脐疝。得了脐疝宝宝是不会出现疼痛的状况的。
那么宝宝得了脐疝该如何处理呢?
1.直径在1cm左右的脐疝
宝宝在2岁以内,并且脐疝较小的话是不需要进行治疗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腹部肌肉逐渐强健,脐疝会越来越小的,最后会自己痊愈。关于肚脐问题关山老师在微信有讲过,妈妈们可以来询问。
2.直径在2cm以上的脐疝
如果宝宝在2岁以内,脐疝却比较大,妈妈可以进行一些保守的治疗,比如乒乓球治疗法:用舒服的松紧带将半个乒乓球固定在肚脐上,注意球的凸面对着肚脐,这样对肚脐有一定的压力,便不再会突出,但要时刻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如果宝宝到了2岁以上,脐疝仍特别大,直径在2cm以上,并且伴有疼痛、恶心、硬块的症状的话,应该到医院检查并且进行手术治疗。
用硬币压迫的方法治疗脐疝合理吗?
这个是妈妈们比较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根据经验,有的妈妈会用硬币去压迫脐疝,但是这种方法是不合理的,而且宝宝的皮肤稚嫩,硬币长时间接触容易使皮肤磨损或引起溃烂,也极易感染。
宝宝得了脐疝应该注意什么?
1.尽量减少宝宝的哭闹、便秘和咳嗽
腹部压力的增大就是宝宝在哭闹、咳嗽或者腹胀引起的,所以这种情况一定要控制,以免脐疝更加严重。
2.避免衣物或尿片的摩擦
衣物或药片的摩擦容易使脐疝更加红肿,所以舒适柔软的衣物很重要,妈妈一定要时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