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能力、时间管理、体育……多少孩子留学都倒在了上面
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孩子都要经过一段“阵痛期”,这里面有文化差异的阵痛也有生活习惯、学习方式等的阵痛。很多孩子会感到巨大的新鲜事物伴随着巨大的困难扑面而来。
那么,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具有哪些特质的中国孩子能够快速融入西方教育及生活?
下面他就为家长们分享一下国内孩子出国后最常见的三种能力的缺失,可能对希望孩子低龄留学的家庭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是一份子|主人翁精神/动手能力
Amy同学到美国后,发现学校有个惯例,就是每年都会组织一次GrandparentsDay(祖父母邀请日),就是邀请爷爷奶奶来学校参观、看表演。所有的活动组织和安排都是由学生负责,家长和老师最多提供协助。
Amy从前在中国的公立学校读书,一直是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学校举办的活动除了班干部以外,普通同学参与的都比较少。
所以在老师召集大家讨论如何组织这次活动的时候,Amy也以为是走走形式,一切只等老师安排。但没想到会议一开始,同学们都马上主动认领任务,谁接待,谁引导,谁安排活动,谁做后勤,当天的具体行动方案迅速就落实了。
活动当天,每个同学都显得好成熟,好主动,出力的出力,出物资的出物资,活动有条不紊,十分顺利地举办完成。活动结束时,同学们自觉地将礼堂恢复原位,倒垃圾、搬桌椅、整理物品,一场活动的举办和收尾轻轻松松就完成了,毫无压力。
后来在学校俱乐部和同学家里,Amy越来越感到,和她同龄的孩子在参与任何事的时候都很主动,认为“自己也是一份子”。Amy去同学家做客时,同学父母经常会要求同学帮忙: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with.....?而她的同学们都会很自然就帮父母把家务做了。看起来他们从小就经常参与家务,而且也把这些认为是自己的份内事。
很多人都会觉得国外的孩子长得成熟,同龄的中国孩子看上去则小太多。其实,这个差距不单是外表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中国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相由心生。“看上去成熟”其实是谈吐和行为举止的综合表现。因为这些美国父母们并不觉因为孩子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大部分美国的孩子到了中学阶段,已经都能自己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相比之下,国内孩子从小到大,做家务和独立生活能力确实要弱很多。这个短板一到了国外就会特别明显。
其实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主动精神一点也不难,只是看父母们想不想了:
怎么做?
-
从2岁开始,就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去参考一下“美国孩子家务清单”。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们的孩子在背唐诗、上培训班的时候,美国孩子在倒垃圾、喂宠物、浇花,对比真的很强烈。
-
家里的家务不要都是保姆、老人或家长包办。可以每周列出所有的家务,并拆分成不同任务,给大家轮流分工。孩子同样要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参与。从简单的工作开始一点点加大难度。就算孩子时间太忙,每天半小时总是有的。也可以设立积分奖励机制等。
-
多让孩子参与家庭活动的计划和贡献,比如旅游行程的制定,孩子一定会乐于参与。
-
多鼓励孩子在课外尝试喜欢的活动和团体活动,而不是为了表面功夫去参加活动。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并去尝试真正感兴趣的事,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或团体。
Bill同学是一名刚刚到美国报到的新生,拿着一大堆的材料,忐忑地开始了美国的学习。
看看老师给的课表和选课内容,还不算麻烦。刚刚进入学校,Bill也想要参与一些课后俱乐部,加上经常被好客的本地同学邀请去家里做客,于是日程开始满满当当起来。
过了忙碌的一个多月后,Bill出现了一些没有办法在deadline之前提交的任务,或是参加活动或聚会太多,晚上加班加点完成schoolmission,或者有时候doublebook了日程。终于,他觉得应该理一理自己的日程计划了。
其实之前他就发现,其它同学被邀约时,女生会拿出一个日历小本本,男生会拿出手机查一下自己的行程再决定答应与否,而自己总是为了讨好同学或者拍脑袋,一口答应。他身边的同学都是很忙的多面手,和他们约时间也都需要提前预定,去和老师谈话更是如此。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周内,Bill开始把自己的课程和活动登记进了手机的日历,并同步了自己的Google邮箱。所有的任务的截止日期也特别标注。但另一方面,对Bill来说更困难的是学会对邀请说“不”,并且和老师同学商量任务的提交日期。
其实,时间管理一直是我们教育里比较缺乏的一块。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平时的日程安排几乎不用孩子自己操心,也几乎没有孩子自己决策的空间,所以中国孩子普遍缺乏日程管理的概念也就毫不奇怪了。
怎么做?
-
让孩子自己开始记日程。随身带个小本本记录或是记在手机里都行,记得把活动和重要的日子事先标注。平时家长安排活动时,也最好事先询问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行程的安排。
-
要允许孩子说“不”。父母安排事情的时候要允许孩子提出建议。如果孩子当天确实已经安排了其它的事情,就和孩子讨论哪件事是更需要优先的。如果同样重要,那么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安排。
-
理解时间概念。训练孩子理解时间的单位概念。比如一个小时是多久,可以做多少事情。可以从小事情开始,比如穿衣需要多久,洗澡需要多久,刷牙需要多久等。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可以用沙漏、定时器等直观的工具来辅助。
我一点都不爱体育|体育文化
Andrew同学从新生报到开始,就要习惯每天跑五公里的路程校规,课后还要选择体育俱乐部。可是对这个之前在上海没有太多运功基础的孩子来说,这个运动量实在是太大。另外,同学们聚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在讨论各种体育赛事,包括学生联赛,他感觉没有办法插上嘴。Andrew发现,用一句话概括美国学校同学的课后娱乐生活,可以说“不是在运动场上就是在讨论运动。”
中国的教育向来不注重体育运动。虽说现在的00后已经开始崇尚肌肉和健身,但他们父辈的时代,体育课依然是地位最低的学科。我们的父母里很少有能从体育中享受到趣味的,大家对体育健身的基本常识更是一片空白。
可喜的是现在的父母开始注重体育培养了,会有意识地送孩子去参加一些体育训练。但在国内来说,大部分家庭对体育的认识还是落后的。
在美国教育里,不单单是体育重要,而且特别强调“团体运动的参与”。因为团体运动需要配合、默契、领导力,不单单是对孩子体能的训练,更是领导力、合作精神、抗压能力、对输赢的正确认识、耐力和韧性的训练。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在美国长大,身材都会很棒,特别是男生。这并不是健身房练出来的,大部分是因为学校的体育课和体育俱乐部的长期的,有强度的训练的结果。
孩子们在参与这些团体运动时,基础弱的一开始确实会有些吃力,但最终都会开始体会体育带来的快乐:竞技时的血脉膨胀,团体的荣誉感,自我突破的超越感都会让他们改变对体育的成见。
那么对于很多本身从小就不爱运动的中国家长,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体育能力呢?
同时,了解一些比较流行的体育赛事和规则也能很好融入学生的社交。
怎么做?
-
自己要动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带领孩子一起参与体育运动,或者积极给孩子呐喊助威是最能提高孩子积极性的。
-
培养运动爱好最重要,让孩子多体验不同的运动,发现他们的兴趣和擅长,并规划一两个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
一旦选定项目,就可以专注发展,平时坚持一定的训练强度和频次,不要轻易放弃。体育项目贵精不贵多。
-
至少参加一项团体体育项目,并且练到能够参加比赛的水平,参加比赛对孩子的心理素质等是一个全方位的锻炼。
-
平时可以多找机会全家一起观看体育赛事,多交流赛事规则等,保持对体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