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口吃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判断?宝宝口吃怎么办?
口吃俗称“结巴”,是常见的说话流畅性障碍,在儿童中发病率为3%至5%,3至5岁是孩子发生口吃最多的年龄。口吃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的语言障碍,表现为讲话不流畅、阻塞和重复。
孩子在2-3岁时容易发生口吃,因为此时的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高于词语记忆的效果,也就是说,认识的事物已经很多,但掌握的词汇较少,且不牢固。当他迫切地想表达自己的意思,一下子又找不到适当的词汇,再加上发音器官尚未成熟,对某些发音会感到困难,而神经系统调节言语的机能又差,也就容易形成口吃。
宝宝口吃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 、遗传因素
口吃患者家族发病率可达36%~55%,故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能为单基因遗传。也有人发现口吃患者及亲属中左利手多见,认为口吃与大脑优势侧有关。
2 、躯体因素
较多儿童围产期或婴幼儿期曾受到有害因素作用,如胎儿期母体患妊娠毒血症、出血或躯体性疾病,或发育过程中患某些传染病使神经系统功能弱化,言语功能受累而致口吃。
3 、精神因素
儿童口吃往往发生在急性或迁延性精神创伤之后,因而不少学说认为精神因素可能为口吃的重要发病原因。
当幼儿听了可怕的故事、看了可怕的影片而受到惊吓,或是由于家庭不和睦、家长对孩子管教方式不当,态度粗暴导致孩子精神紧张、压抑都会致使孩子产生口吃。另外,成人不能正确对待幼儿学语阶段的不流畅现象,便会使幼儿说话过分紧张,更加张口结舌。
4 、其它因素
有的学龄前儿童罹患口吃是因模仿所致。小孩子喜欢模仿,常常因为看到别人口吃感到有意思而加以模仿,从而感染上口吃。
有资料则根据脑电图、发音肌肌电图和氟哌啶醇临床疗效。推断口吃可能与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复合体活动增强、发音肌功能不协调、和基底节存在生化障碍等因素有关,但尚待临床进一步论证。
总之,口吃可能是生理与心理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口吃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幼儿期存在下列情况,应及早带其去医院咨询。
1、年龄已大于1岁,还只能发元音;
2、超过1岁半,孩子发音还不正确,在大多数话中有音节区分不清的;
3、超过2岁半还不会说话;
4、超过3岁,说话还不能连成句子;
5、超过5岁,还把难发音换成易发音,还有不少造句错误,语言还不流利,语言的节律、速度和抑扬都表现得异常;
6、小孩说话吃力,感到为难,并能自我意识到。
宝宝口吃怎么办
1、家长要为口吃的孩子创造一个愉快安定的环境,消除其思想负担,减少患儿的口吃。当孩子有口吃时,不要模仿、嘲笑孩子,不要使周围人过分注意孩子说话的缺陷,父母应多给予安慰和鼓励,引导孩子树立克服口吃的自信心。
2、让孩子减慢讲话的速度,既可减少口吃,又可使人听得清楚,当孩子不再有口吃时,再慢慢提高说话速度。
3、对于每一个短语的第一个字要缓慢地、轻轻地诱导其发出音速,然后向第二个字轻轻地滑动,因为口吃小孩大多对短语的第一个字发音感到困难,如果发音过急过重,口吃势必发生,因此这是一个关键。
4、多讲多练,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与口吃的孩子交谈和练习,不要间断或半途而废,让孩子多唱歌、念儿歌、讲故事或复述其个人愉快的事,锻炼说话连贯以利纠正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