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食物转换的原则和顺序
食物转换是指婴幼儿由液体食物喂养为主向固体食物喂养为主过渡的一段时期,以前称之为辅食添加。这一时期母乳或配方奶仍应是婴幼儿每日营养的主要来源,而泥糊状食物则是过渡的载体,是必须添加的食物。
食物转换的原因
1.补充母乳营养素的不足
婴幼儿从出生到1岁体重增长了3倍,这么快速生长的物质基础就是营养。随着婴幼儿一天天长大,半岁左右,母乳提供的营养素渐渐跟不上婴幼儿生长之所需了,不得不增加泥糊状食物来弥补母乳营养素的不足部分。
2.发挥潜能
未能及时添加泥糊状食物,会抑制婴幼儿生长潜能的发挥。如果在某一阶段由于营养缺乏导致生长潜能被压制,那么错过这一阶段哪怕提供再充分的营养,这部分已被压抑的潜能也无法再充分地表达。
3.锻炼功能
改变食物性状,将食物由稀至稠,食物颗粒由小到大,食物质地由软渐硬,都是为了锻炼婴幼儿咀嚼能力、胃肠蠕动能力、消化酶活性等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4.心理之需
食物转换期以完全断母乳为终结,这是婴幼儿迈向独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吃泥糊状食品就是婴儿减少对母亲依赖的开始,也是精神断奶的开始。另外,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儿童早期教育,其实就是利用婴幼儿眼、耳、鼻、舌、身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给婴幼儿多种刺激,以丰富他的经验,达到启迪智力的目的。
食物转换的月龄
建议开始引入非乳类泥糊状食物的月龄为6个月。此时婴儿每次摄入奶量稳定,约每次180ml,生长发育良好,提示婴儿已具备接受其他食物的消化能力。
婴儿一般从6个月后开始添加食物。除年龄外,还应注意观察婴儿进入食物添加期的时机。当婴儿体重比出生时增加1倍,基本会坐时,请注意以下几点来判断婴儿是否进入食物添加期:①对大人吃饭感兴趣;②会用小勺进食;③会顺利吞咽泥糊状食物;④哺乳已形成规律,喂奶间隔大约4小时,每日喂奶5次左右。
食物转换的阶段
婴儿在这一阶段从学吃的角度分析,有一系列特殊的生理变化,因此要根据发育特点让婴儿学会吞咽、舌碾和牙床咀嚼。
1.早期
婴儿满6个月开始,每日加1餐泥糊状食物,让婴儿学会吞咽。首先选择能满足生长需要、易于吸收、不易产生过敏的谷类食物,最好为强化铁的米粉,米粉可用奶液调配;其次引入的食物是根茎类蔬菜、水果,主要目的是训练婴儿的味觉。食物应用勺喂养,帮助训练吞咽功能。
2.中期
7~9个月龄婴儿每日可食2餐,用舌头与上腭就可碾碎的略带颗粒的食物。逐渐引入婴儿第二阶段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等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引入的食物应以当地食物为基础,注意食物的质地、营养密度、卫生和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3.后期
10~12个月婴幼儿每日3餐,通过添加的食物中获得一日总热卡、或是总营养需求的1/2~2/3,这时的食物要适合婴幼儿用牙床或刚出的几颗乳牙咀嚼,制作时要特别注意食物颗粒大小和软硬度,即以适合婴幼儿用牙床磨碎的硬度为宜。
食物转换的方法
添加泥糊状食品总的原则应为循序渐进,具体原则可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从稀到稠,从细到粗,少盐不甜,忌油腻。
1.由一种到多种
婴儿接受一种新食物一般需尝试8~10次,约3~5日,至婴儿习惯该种口味后再换另一种,以刺激味觉的发育。单一食物逐次引入的方法可帮助及时了解婴儿是否出现食物过敏及确定过敏原。
2.由少量到多量
婴儿食物转换期是对其他食物逐渐习惯的过程,引入的食物应由少到多,先喂给婴儿少量强化铁的米粉,由1~2勺到数勺,直至一餐。
3.由细到粗
开始添加的食物要为细腻的泥糊状,便于小婴儿吞咽,之后慢慢变为颗粒状、块状食物,锻炼婴幼儿的咀嚼能力。
4.由稀到稠
食物转换初期给婴儿做稍稀一点的泥糊状食物;中期逐渐增加稠度,即放在小勺中倾斜不易流出;1岁以后可吃固体食物,如馒头、包子等。
咀嚼练习的重要性
7~9个月婴儿虽然仅仅进入舌碾期,但这已经是婴幼儿开始长牙和开始做咀嚼练习的时期,因此不能再沿用很细腻的稀糊状食物。此期注意食物由稀变稠,颗粒由细变粗,每餐食物由单一变成各类搭配显得尤为重要。
咀嚼练习的重要性:①有利于消化吸收功能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咀嚼唾液腺分泌明显增加,淀粉酶的活性得到激活,有利于食物的消化。②咀嚼有利于出牙。③通过反复咀嚼食物有利于头面部骨骼、肌肉的发育和强化,不仅有利于日后的语言发育还可使婴幼儿更漂亮。④通过让婴幼儿拿着食物自己吃的练习还可以提高婴幼儿对吃的兴趣,不仅提高食欲同时将食物送入口中还有一种他人无法替代的成就感。
7~9个月食物由稀到稠和由细到粗的变化,可表现在由易于吞咽的稀糊状食品向较稠的糊状食品的转变,比如10倍稀粥7倍稠粥。和从细腻的糊状向略有颗粒的食物的转变,比如菜泥菜末、肉泥肉末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