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好习惯,让专注力UP UP

05-09

如何掌握孩子的专心密码?建议父母先从自己与家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开始检视,铲除破坏孩子专注力的无形杀手。国内最大网站的讨论交流区,一位母亲忧心忡忡留言求助:“真的很头痛,孩子不专心,老师交代的事情都听不进去,东西丢三落四,连课本也可以念到不见……他不笨,就是不专心!”

五个好习惯,让专注力UP UP

没有蠢宝宝,只有不努力的宝宝,有时候宝宝不努力,倒也不是宝宝不听话,只是宝宝的专注力实在是差,日复一日,父母每天都在与孩子的注意力“争宠”。亲子间的专注力拉锯战,常在芝麻绿豆的生活细节中登场。面对这种家庭战争,许多研究与实务经验均建议,家长得从生活型态开始检视,思考是否家庭本身就充满了“让孩子无法专心”的因子。其实,要让孩子成为“专心小天使”,你可以从五大专心好习惯开始起步。

好习惯一:充足的睡眠

二○○八年针对三千多位初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没睡饱”是孩子上课无法专心的头号杀手。

儿童心智科医师黄玉书在二○○七年所公布的调查指出,小六学生每天平均只睡七.九个小时,初中生平均睡七.五个小时,较国际平均值少半个小时。

睡眠不足,首先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孩子的大脑。根据睡眠专家研究,睡眠对脑部有非常重要的机能,它可以恢复、修补脑部受伤的组织。而白天所吸收的信息,也需要在睡眠中整理、储存。

睡眠对孩子的学习如此重要,为什么台湾的中小学生却总是没睡饱?分析原因,家庭作息不正常与学习过度,是孩子没睡饱的两大因素。

睡眠杀手一:家庭作息不正常

家庭原本应该是提供孩子稳定作息的地方,但很多家庭却是经常一团乱。心理师杨文丽长年协助专注力缺失的孩子,她发现有些孩子,因家里经常吵架、冲突的气氛,让孩子无法专心。

在德国拿到心理谘商学位的杨文丽发现,欧洲父母往往在九点前,就提醒孩子准备上床睡觉,这样夫妻在晚上才有足够的独处时光,但在台湾却较少见。“当父母与孩子的生活有适度切割时,夫妻才有时间相处谈心,孩子也才有足够睡眠,”她观察。

睡眠杀手二: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也是造成孩子没睡饱、无法专注的原因之一。

一位明星老师进行家庭访谈,发现许多学生放学后的生活几乎都在补习班度过,一位初三学生形容自己的生活,“早上六点出门,起得比鸡早;一天上课十小时,累得像狗。”

“当小孩在学校上了一整天的课,已经脑力很疲倦、身体很疲乏,到托班其实是拖着老命被逼着把功课写完。写功课永远都不是快乐、主动的经验,”心理系副教授连韵文指出。

杨文丽也说,为机械式抄写或背诵而占掉大部分时间,还因“多元学习”补一堆才艺的孩子,从早到晚的生活内涵都只有“学习”,虽然家长花了许多钱投资,得到的却是疲惫不堪、学习兴趣缺缺的小孩。

好习惯二:健康的饮食

脑细胞要有效率的与其他脑细胞形成神经回路,有赖如信差般运送讯息的神经传导物质。目前已发现的神经传导物质有一百多种,原料绝大多数来自我们吃的食物,其中又以乙酰胆碱、多巴胺、血清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与专注力、记忆力、思考、认知的心智活动密切相关。

若想要维持脑神经传导物质的充足浓度,如何摄取富含制造或滋养这些神经传导物质成分的食物,是重要环节。

许多营养专家均建议,“均衡饮食”是基本守则,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与矿物质等五大营养素,绝对不可偏废。

根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报告发现,早餐进食后十五分钟,就有增强记忆力的表现。英国研究显示,在上学前吃了早餐的孩子,远比那些饿着肚子上学的孩子专注力更能集中。

台北医学大学研究也发现,有吃早餐的学童在学业成绩的表现,比没吃早餐的学童来得好。

高蛋白质再加上含纤维质高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是优质的早餐组合。

营养师洪嫆真建议,孩子的早餐要避免甜食,属多糖的全谷类食物,会比以精致单糖为主的白面粉制品要好,因为多糖类食物在人体消化比较缓慢,血糖不会大起大落,提供更长时间的脑力能量。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热门 注意力注意力行为习惯
编辑推荐

热门标签

收藏成功!